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体制、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更进,例如说大部分学校原来采用的高中寄宿制已经提早到了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寄宿,这种现象在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里较为普遍。虽然这种寄宿制度并不是强制性的,但也有少部分孩子由于种种原因过早体验寄宿生活,这让家长们担心不已,那么寄宿制究竟存在那些利弊呢?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现在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一些家庭陪伴孩子的方式也不是很适当,教育方式错误反而给孩子引导至错误的方向,这些家庭可选择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让学校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
学生有很多时间不用浪费在上下学的路上,学校可以将这些时间利用好,搞很多活动,发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不仅学习好,而且玩得好。
寄宿学校更能锻炼孩子的体格和独立能力,加强集体协作意识和与同伴相处能力。能有更纯粹的学习环境,能尽量减少各种不好的社会和家庭的干扰,能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与同学培养深厚友谊,能用“以群治独”的方式避免一些个人的不好行为和习惯等。
寄宿制学校按学生身体发育规律安排生活起居,严格有序的作息时间,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此类学校都会为学生提供营养配餐,孩子不能挑食,也不能乱吃零食。每天穿校服,不能挑穿,孩子之间不会攀比。寄宿制学校有规律的生活有利于克服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依赖性、任性和挑吃挑穿的不良习惯。
快节奏的生活转态加上“压力山大”的工作让很多家长自顾不暇,孩子学校寄宿的形式,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孩子寄宿在学校,从生活起居、饮食营养,到体育锻炼、学习辅导,都有专职人员管理。这样就免去了早、晚接送孩子的往返奔波,也免去了为孩子一日三餐的劳累。
当然,也并不是说寄宿制度就非常好,它有让人行动的长板优势,自然也会有令人犹豫不决的短板劣势存在。下面小编继续对低龄寄宿弊端进行分析。
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的状态。
事实上,寄宿制造成的情感疏离,不仅仅发生在孩子心里,也发生在父母心里。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必定就会比较稀疏,情感的浓度和质量就会有所降低了。虽然这个孩子是你在世界上较爱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你们的沟通和了解是较好的。许多父母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孩子,不能很好地与孩子沟通,这与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和孩子相处机会少,建立的感情联结比较稀疏有着极大的关连。
曾有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对父母在孩子3周岁时被送进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儿园。这对父母都很能干,中年得子,两人工作都比较忙,就给孩子办了全托,一周接一次或两周接一次。他们看起来对幼儿园非常满意,说孩子住在幼儿园比住在家里强,孩子自己会洗袜子内裤、睡觉起床都很自觉等。
5岁的孩子看起来很聪慧、非常乖,聚餐时坐在妈妈旁边默默地吃着饭。妈妈不时地往他碗里夹菜。正当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小男孩突然哇一声大哭起来。安抚好后,才知道原来是孩子一直想吃腰果炒虾仁中的腰果,而妈妈每次在盘子转过来时,总是给他夹个虾仁,他认为妈妈故意不让他吃腰果,就大哭起来。
众人听了,松口气笑了,纷纷安慰他,让他在叔叔阿姨面前不要拘束,想吃什么自己去取。妈妈也一再地说,你想吃什么跟妈妈说啊,你不说妈妈怎么知道呢,或者你自己去夹,没关系。众人的话似乎对男孩子没什么用,男孩还是沉默不语,轻轻抽咽着,不动筷子,眼睛里充满委屈与忧伤。
而后这位家长建议儿子也去和小朋友玩,但小男孩表示拒绝,看起来十分忧郁又烦躁,不说话,没再吃饭,也始终不肯下地和小朋友去玩。这些表现可看出,孩子内心有着强烈的委屈和不安全感。这也是幼儿过早的长期的寄宿后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一大问题。因此,建议各位家长:“虽然我们学校年满4周岁的孩子即可申请学校住宿,但还是建议家长不要让年幼的孩子过早的体验寄宿生活。”
凡事有利则有弊,这不可避免,所以希望各位家长能在权衡了利弊的基础上,为孩子选择一所合适的学校。
来源: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www.ctiku.com/wenda/198977.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