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经济状况会影响家长为孩子选择国际学校的档次,选择国际学校要根据家庭情况量力而行,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经济舒适
如果人做一件超过他经济舒适范围的事情的时候,结果总会是失望的。
高端产品本来就是给设计给一万块和十万块花着没心理区别的群体的;普通人硬上的话,不由自主地会过多期待回报,会一直处于焦虑和不安。
所以在各类高端机构,例如那些数万元的早教或外教英语课,总会看到这个普遍的现象:没任何经济压力的家庭,心态轻松淡定,享受过程,收获自然会大;投诉,抱怨孩子“没学到东西”的家长,总是那些咬着牙挺着经济压力去上的。他们自己的焦虑也会投射在孩子身上,让孩子也焦虑,效果自然就不好了。
国际学校目前已经超过你的经济舒适区了。这是第一点。
二、心理舒适
那些孩子上国际学校的朋友,要么就是海归硕士博士,要么孩子本来就是外国籍;要么正在办理移民;要么是500强企业的世界型精英。他们都是经常出国,了解国际教育,孩子的出国线路已经定死,家长心里完全有底。
但你不属于这个群体,家里也没他们的文化和意识,更不知道孩子的线路,所以:你心里是没有这个底的,所以你心理上不舒适。这是你纠结的第二个原因。
国际学校是以出国为唯一终点的单行线,上个三五年就基本很难回到体制并且适应过来了。相反,你以后任何时候等你某天心里有底,路线更清楚的时候,那时候再转国际完全不晚。
不要上死路,不要太折腾,要保持在心理舒适范围内,这是第二点。
三、性价比原则
以前看到某吃货论坛上,有个资深吃货讲到日本的哈密瓜。极品蜜瓜比普通蜜瓜口感可能好20%,价格却是几十倍。有两种人还是一定会买极品蜜瓜:
1、吃货,为此他们可以一个月不买衣服(对应教育,这类人就是为了娃的教育砸锅卖铁的鸡血家长,话说孟母应该可以算一个)
2、土豪,这几十倍价格差他们不稀罕。
一般人会为了这20%的口感差的价格去买贵几十倍的极品蜜瓜吗?
不会——正常人懂考虑“性价比”。
到了教育,道理也是一样一样的,但家长思路就转不过来了。
第一,家长尤其是母亲容易被“母爱”劫持道德绑架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娃一定要用较好的。” 这个想法给自己平添压力。
其次,教育和哈密瓜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哈密瓜咬一口就知道口感差知道价格值不值;但教育,没法做深入全面的了解和预测(这些会耗费大量的调查时间,而且算法太太太复杂了),娃的个人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也太多,所以没法计算价格差和质量差的等比关系。
再其次就是信息误导:网络或朋友圈各种鸡血家长和土豪家长的花样围剿——瞬间产生一种错觉:”全世界的妈都那么尽心尽力,就我较渣了。“
这时就脑一短路,容易把”性价比“扔到脑后,一脚踩到自己挖的大坑里去了,这时痛苦就开始了。
更多国际学校信息可点击查询(国际学校网)
来源: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www.ctiku.com/wenda/197754.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