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避风港,这是火葬场。」
这是进班第一天班主任对全班同学说的话。
或许大家以为国际部是一个轻松安逸,可以上课睡觉下课打游戏的地方,但读国际部的辛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第一次做tpo时感受到的巨大压力;
第一次参加初中从未接触过的课外活动时的紧张;
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去国外考试的忐忑……
不像高考班一样只需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大量的练习和复习,国际班的同学们得不到那么多的指导。
太多的第一次,都是含着泪流着汗走过。
面对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双重压力,国际部的学生们走过弯路,也上过当,他们在摸爬滚打中逐渐找到“套路”。
现在,就让播播老师为大家分享学长学姐们在国际部踩过的“坑”,并听听他们是怎么为学弟学妹们提出建议的吧!
1盲目跟风
❶ 选AP科目
「高一因为全班都在学AP经济学和计算机,就盲目报了四门。」
「以为自己能handle,但是因为备考托福和其他学习任务繁重,而且自己报考的也并非特别感兴趣,导致较后学的很吃力,分数很低。」
说到AP,H学长显得有些无奈。
是的,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peer pressure。
在这样的大环境里,身边的同学报的科目便也成了自己报的科目,哪怕自己觉得这个科目不喜欢或者学了对自己帮助并不大。
有时候盲目跟随别人的选择还会错过自己真正想学的科目,比如欧洲历史,艺术史等很少有人学的科目。
到了四五月临近考试时,大家才会不由感叹「报名一时爽,五月火葬场」。
所以,学弟学妹们在选择自己要学习哪门AP时,应该考虑:
自己是否喜欢这门学科;
这门学科对自己将来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有没有帮助;
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足够吗?
一般高一学三门AP,高二学五门左右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另外,从学AP到考试时间比较长,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是必要的,不要等到较后一个月来突击。
❷ 参加课外活动
「我这三年来参加课外活动花的钱都可以读一学期大学了。」 L学长开玩笑的说道。
的确,来了国际部才知道原来世界那么大。
商赛,模联,峰会,实习,演讲,竞赛,支教……
「头脑一热」再加上「别人都在参加」。
传说中「没有用」的活动就诞生了。
国际性的活动价格昂贵,还要加上机票,酒店……
于是有些同学反应自己参加的活动投资回报并不高。
「参加完了发现好像也没有什么意义、纯粹烧钱。」
国际部的课外活动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机构组织的活动,一般比较系统但也比较功利;
另外一种则是同学们自己组织,例如美辩、志愿者活动和学校社团等,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沟通和社交能力。
这些活动多多少少都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和能力的提升。
但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并全心全意地投入。
所以建议不要为了活动列表的光鲜而盲目参加。
较好的做法还是长期、有效地坚持几项自己感兴趣有热情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活动。
2虚度光阴
国际部的高一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一年。
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把这些闲暇时间都虚度了,根本没有提前预习一下SAT、AP或者抽时间做课外活动的意识。
但到了高二回过头看看,确实觉得很可惜。
「我觉得我们SAT学的有点晚,高二了才开始,高三上就要全部考出成绩了。」G学姐说。
回顾起来,高一这些时间如果都利用好,后面的学习或许没那么头疼,课外活动也不用都堆在要考SAT、托福、AP的高二、高三了。
合理利用高一时间,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在高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规划好课外活动,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标化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等到高二高三才意识到,如果高一没有浪费时间自己现在会如何如何。
这个世界没有如果。
3沉默消极
刚进学校时,同学或多或少都带着份拘谨,上课时很少有人主动发言。
在国际学校,课堂班级人数只有20个左右,老师不再是学习的“灌输者”,也不是绝对的权威者。
每个科目的老师会为我们的专题课程设计教学情景。
利用情境、分组协作、会话、演讲以及游戏等方法,使每一节课都变得生动活泼。
较后学生多多少少变得主动,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环境给一个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至少在这里,即使天马行空的想象,五花八门的答案都不会被嘲笑,也不会被全盘否定。
「为了在课上不哑巴,我一般提前两三天预习、准备好资料。课堂上和老师交流,经常被鼓励。所以越来越有干劲。」S学姐说。
当时你要是一直消极面对,保持沉默。可能国际学校、出国留学这条路就不适合你。
看完这些“坑”,大家心中对于国际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应该有进一步的了解了吧!
学长学姐们的辛酸血泪史都是为了能让下一届走的更好更远。
来源: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www.ctiku.com/wenda/196372.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