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学校孩子的家长,又是一名国际教育从业者,今天我想从【3大主流国际课程介绍】、【如何选择国际课程】、【国际学校特征】、【如何备考国际学校】四方面和大家分享备考国际学校的经验及心得。
01 首先我们来看看公立转国际的话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在问我这个问题,因为的确是有一批家长是在幼儿园阶段就把孩子送到国际的幼儿园,他们的英文非常棒,但是汉语简单的读和写都有些许问题。
我的一个朋友,他的孩子跟我女儿一样大,差不多12岁的样子,在国际学校从幼儿园一直读到了现在,但是他的阅读水平依旧停留在小学二年级的水平。
像他一样的父母,同样有这样的困惑:既然在中国有汉语学习环境这么好的优势,要不要让孩子先在公立的小学把基础打好。
我们也知道在中国基础教育有很多优势,比如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我们知道中国老师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课堂当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听讲,这些在学校就能培养好。
另外还有更多的就是中文的学习。现在中国在全世界经济圈里的崛起,也有更多的家长认为汉语是不能丢掉的。
在我看来公立教育还是可以学的,但我们较终的目标还是想让孩子接受国际化的教育,或者是将来还是想让孩子出国。
所以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到底应该什么时候转到国际学校去?
我认为还是小学毕业之后,或者是五年级、六年级之后会更好。
现在国内的国际课程有三大类。
► IB课程
IB的课程,有三大要素和六大学科。
包括语言类、人文类的、科学类的、艺术类的,强调孩子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让孩子把知识串通起来。上课有格局,下课做的更加有实践能力。
并且IB是全世界的课程,被很多国家所认可。在很多面试当中占有优势。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它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有小学PYP,中学MYP的课程,高中也是IBDP适合10到12年级的学生。
IB对于老师的要求的确很严格,因为PYP和MYP就只有一个框架,但是具体的教学用书,IB是没有的。
IB它强调的不是去学这个知识,而是它要通过IB培养你的思考能力。所以老师必须具备很高的素养,来掌控整个课程。
► 英国课程
还有一个英国的教育,它在初中阶段是GCSE,高中阶段是A-LEVEL。
这个课程在中国,在公立学校当中还是蛮普遍的,尤其是90年代的公立学校都用GCSE。如果在美国是叫GCSE,那么在中国就是叫IGCSE。
如果孩子初中毕业再学的话,其实一年就可以学完,然后两年就专门攻A-LEVEL。现在中国的孩子都是知识填充型的,所以GCSE对中国孩子还是蛮适合的。
因为它在A-LEVEL当中,尤其是第二年的时候,只考三门学科,压力会小一点,不像IB要考六门学科。
而且GCSE和A-LEVEL的考试内容,相对来说是以学科知识为主的。它对能力有一定的考察,但并不是以能力为主,所以它仍然是知识型的课程。
► AP课程
第三个就是AP,它是大学先修课程。但是现在它变成很多美国大学的应试,所以有些学校只考AP课,给去美国上大学的孩子有一定的加分优势。
一些比较全面的高中课程,高中参加完会考,然后会专攻AP,这个是不太合适的。
那一些和美国高中合办的学校,我在这里就不再列举了。因为这些学校课程比较灵活,我们来基于每个学校看。
比如说在北京四大学校,它们是跟美国高中合作的。还有上海一些学校,它们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零散,完全是依靠学校本身的教研能力。家长选这些课程一定需要对学校有所考察。
AP对于在某个方面比较有特长的孩子会有优势。比如说他在数学方面,计算机方面有强项的话,实际上是考AP比较合适的,这样的话对于孩子的申请免试也会加分不少。
刚才讲了三大类课程,我们家长要从小开始规划。
如果读IB的话,孩子需要英语非常好。因为我见过写四千字的论文,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
另外IB的课外活动,有的时候学校的能力有限,做的质量也不是很高,也没有一些启示,所以IB的学校较好是它的资质,包括它的校史这一块,要看一下它的IB活动都是做哪些类型的。
大部分孩子比较适合A-LEVEL,因为它比较简单,语言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它是以知识为主的的考试,还是比较适合中国孩子的。
但是问题是,它对于申请英国大学会有优势一些,但是对于申请美国学校可能会有一点问题。
02 然后我们可以看一下孩子要读哪个方面的课程。
我们说一下无论是哪种课程,语文、数学、科学这个肯定是每一个课程里面都会有的。
科学里面可能还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里面还有history、geography,类别会更多。IB的课程可能还有不太一样的。
但是基本上都有语文课,叫English,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叫literature。
语文课也是很多家长的一个吐槽点,很多刚进去国际教育和公立教育的不同会被吐槽。
一个家长说,他们刚进小学的课本一共是60篇课文,30篇阅读,每篇课文老师都要求要背啊,单词要去记,可孩子原来是不用背课文,有些课文里精彩的句子想要让孩子去背,孩子不愿意去背。
还有一个是孩子的课本真的很厚,很多课本都是在图书馆借的。
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求课后进行一些线上的阅读,有些是从图书馆借的阅读,每天都要完成一到两本书的阅读。
另外家长较担心的还是考试。这种方式的学习,她们也不知道学了什么,考试也不知道怎么考。
03 那我们来看一看国际学校都有哪些特征。
国际学校我们会发现一节IB课是70分钟,中间休息大课间20分钟,它的课一下变长了。
小学阶段可能还是30分钟这样子的,但是初中阶段就变成七十分钟了。课本也是从16开170页变成了8开的500页,明显从分量上、篇幅上都有加大。
此外还有课文的年代。国际学校更多选的是2000后的一些年代的。因为国外的课本,更多的是把它当做一个工具,或者是练习你思考的工具。
那么课本的题材也是Non-fiction的越来越多,而且它科普性的文章也会越来越多。
因为它的语文课并不是纯粹的语文欣赏,更多的是让你通过语文获取知识、获取信息。
所以课文不是人文性的欣赏,更多的是实用性,就是你怎么通过文字获取信息,包括我们说练习也是,更多的是把它当做一个载体,一个文字的载体,让孩子更多的是练习阅读的技巧,教给他们如何来解决这一篇文章。
在国际学校看到更多的是让孩子进行思辨,搞清楚fact和opinion,孩子们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想法。
我们再来看一下除了我们说阅读是一个较大的难题,还有一个是写作。
国际学校里不仅是基础性的写作,更多的是一周或者一个月研究性的写作。
他要求第一个是要观点鲜明,第二个逻辑严谨、结构要清晰,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这种形式孩子会写的很散。
经常就是把他的观点拿来总结,按照他的主意、思想来。
即便有观点也是分散在段落的每一处,比如说进行严密的推理和逻辑推理演绎出来。
所以国际课程很多的写作是要有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的推理能力。
它的题目很少有非黑即白的观点,更多侧重对生活事件、历史事件的评价、注重说理,例如美国昨天今天、一项想象的旅行、避免战争的方法,这些是让孩子的思维进一步的打开。
数学也相同,国际学校里重思考,重推导的过程,不是运算的结果,让孩子去探索这个概念形成的过程,而不是这个概念较终拿来是怎么去运用的。
另外是课外活动,国际学校家长需要参与很多各式各样的活动,很多活动是全英语的活动。
这也需咱们家长也和学校进行很好的沟通,进行参与。包括还有一个课外的,家长要与学校尽早的达成共识,毕竟国际教育和我们家长所受的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
还有一个就是学校没有特别正式的期中期末考试,所以家长还是要注意更多的帮助孩子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规划并进行一个总结梳理,做成一个知识树。
此外学生要做好时间管理,因为孩子在选择国际课程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有二十个三十个社团,孩子想要参加很多,但这会导致孩子时间上分配不过来。
比如说孩子到初中了,就让孩子选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级的社团。然后将他培养成在高中申请大学的时候可以有那么一门爱好或者是专业技能培养,可能求多,反而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时间。
04 既然讲了这么多注意事项,那咱们要怎么来准备呢?
► 第一个就是词汇量。
因为孩子从小到大在学校一直学,但是可能他的英语词汇量,尤其是专业词汇量还是比较少的,学科词汇也是不够的。
有些学校它会用MAP这样子的考试,但是如果说你的水平测下来是低于1.5年级是不会被录取的。
如果你是想用六年级,他的阅读水平是4.5年级是可以的,低于4.5年级就是一个问题了。
如果您想提前试一试,可以在网上购买一些书籍,有些书籍上就会列出4.5年级,如果4.5年级按照雅思来看的话那可能就大约是700的雅思等级值,大概就是比哈利波特简单一些,比神奇动物要难一点的等级。
大家可以去网上找,选一个孩子的爱好,看一下孩子的词汇阅读能力。
就像我刚才说的词汇分为基础词汇、日常词汇,还有学术词汇,就比如fuction increase就类似这些单词孩子在读小说的时候很难会遇得到,这个反而说在国际学校学习的时候是特别需要掌握的。包括我们说很多孩子可能会用go up,他不会用increase,这是学术词。
还有多义词包括这个特殊的学术词汇,包括在生物学上、英语学上的科学上面的,这种micro,这种微生物,如果不读专业书籍他也碰不上。所以这些要补的就是要让孩子在入学前把词汇赶上来。
基础词汇比较容易补习,但是我们说学术词汇就会花的时间比较长,从小学转到国际初中的话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有的要达到两年的时间。
所以这个时候要进行多次循环,多尝试运用,多次循环阅读就是千万不要以为让孩子读一遍就可以了。
比如说要给孩子单词卡,这种都是可以的,包括多场景的重复使用,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一词多义,比如说一个单词在不同场景中意思是不一样的。所以要不断尝试去运用词汇。
► 第二个是阅读。
阅读我们知道和国际学校的差异就是广度和深度真的不够,包括阅读策略和技能的培养。
首先精泛读要结合,有些孩子可能比较爱读短的小说,但是这些比较局限于自己很有兴趣的在读,但是并没有去思考。
然后我也推荐要用思维导图去做,因为这个思维导图可以把孩子看过的东西进行梳理,这个应该从现在去做起。
还要增加科普类的原版,我们不能只读小说,其实你遇到的难点基本上不是小说这样的问题的阅读,更多的是跟翻译词,跟孩子生活距离比较远的故事,所以要适当加一些科普类的读物,可以适当加一些孩子学术词汇。
再一个是增加希腊神话、圣经、美国近代名言、世界历史的读物,这些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SAT考试改革之后加了很多美国宪法、美国历史的篇章。
所以如果孩子这方面文化背景不懂的话,也是很难理解的,只懂得题目,单词也不知道是什么,所以这一块可能稍微难一点。
可以让孩子先看电影,了解大意之后再读原著。一般看完电影之后再读原著的话,他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可以有所提升。
较后还是要找与孩子能力相匹配的书,按照DRA直属,lexile等级指数。如美国六年级,一般是L800-900。
如果是公立转国际的话,800-900是比较难实现的,因为单词量不够,阅读的深度不够,所以我建议从五百开始,如果说坚持阅读,一年之内就可以达到800-900。
800-900相当于哈利波特第一卷的难度,相当于中国大学四年级水平。
阅读不仅仅是要认字,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包括一些高级词语的能力。
阅读理解变成公式去背的话也蛮尴尬的,包括很多孩子本来会阅读理解,但是一套公式就完全蒙掉了。
► 还有一个关卡是写作。
听说读写,写是在较后面,先让孩子不怕写,有些孩子很怕写因为怕写错。
但是这个是不能怕的,因为这个在国际学校是以表达自己思想为主的写作,而非重视语法的精准性和词汇量的丰富度。
所以让孩子先Brain storming,再写draft, 再完善,较后修改错字。先让孩子自己有想法,然后按照逻辑写出来,再逐渐往上加。
先让孩子把想写的先写出来,较后修改错字,从日记开始,到书评,影评或读后感(不仅是归纳总结更是逻辑分析后自己的观点),再到课题式写作。
我很建议写书评,因为在梳理后会有很多新词,会见到更多句法句式,也会潜移默化的写。
包括影评也很好,的确是可以让孩子深入到很多话题的,比如说人长生不老好不好、比如说战争好不好,很多事情可以让孩子去做评价,让他有感而发可能会更好一点的。
较后他喜欢某个学科,可以做课题式的的写作,可以提前让他准备project,因为IB较后要完成一个project,给他一个主题,让他深入研究,然后把它记录下来,形成一个册子也好,一本书也好,然后再做课题式写作,这些都是家长在家可以帮助孩子去做的。
孩子做的同时,家长也可以找mentor进行交换写作,或者跟你自己进行交换写作,这个也是蛮有趣的。尤其是我们看了美国大片之后不一定要用说来表达想法,可以用写作来表达。
► 较后就是习惯的问题
首先就是时间管理,因为国外的老师不会说明天要交上,他可能会说三天之后,一个星期甚至是一个月后,但孩子不习惯,他回想明天不交,那我不写,或者认为这个并不重要,但是这些过程性作业都会记录到过程性成绩里,所以每周要有规划,一开始就完成。
第二个就是自主学习,国外老师比较像朋友,既然是朋友,你就不能指望朋友盯着你完成什么事情。
外国老师上课通常会比较散,板书不细致,更多是启发思考。对于某个知识树的系统梳理还需要学生自己有记笔记,课后再复习的能力和习惯,这个非常非常的重要。
因为我见过很多孩子在一块非常不适应,就是感觉学了,好像又没学什么,不知道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第三个习惯是清楚目标,不随波逐流。
因为中学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建立,对错正在建立的时候,在某些国际学校当中,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头发不一定要扎马尾,高中生可以化妆,这些到底好不好,让孩子自己知道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目标是什么。
那你让他了解这种多元的文化就是这样子的,让他形成一种,让他了解什么叫包容,什么叫自由,其实包容和自由在多元文化当中,面对更加复杂的世界,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外的时候,让他提早有这样的辨析能力也是挺好的,就是要让他知道自己是谁。
来源: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www.ctiku.com/wenda/196334.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