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国际学校 > 首页 > 国际学校指南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高考?

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高考?

INTERNATIONAL SCHOOL INFORMATION
国际学校网    http://www.ctiku.com    2016年12月09日

    有着十多年执教生涯的X老师,历经执教公立普通小学、名校和私立双语学校,难得的经历让她阅尽不同家庭和孩子的求学悲喜剧。本文中,她一针见血地剖析了三类学校利弊、四种阶层家庭教育诉求和“通病”,在她看来,学校教育只是锦上添花,家庭教育才是根本。
  在文章的访谈部分,这位老师还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不鸡血的孩子,如何在三年级之后逆袭。
  “爸爸真棒”较后要强调一句,本文只是X老师的个人经验之谈,我们也不完全认同本文的观点,但我们觉得这样的讨论也很有启发性,所以且来抛砖引玉。
公立名校
公立学校的优点
  公立“名校”在学术及教学上的专业程度应该是超过双语学校和国际学校,尤其是中文、数学。英语教学除外。
  与之相关的,我所见的一个令人十分意外的一个结果就是,公立“名校”的孩子可能更善于进行深入思考。我认为因为思考需要使用语言,母语不够强势则无法支持深层次的思考,而公立学校的孩子普遍中文基础更扎实。
公立学校的缺点
  公立的缺点则正如大家所诟病的,就是统一模式、“洗脑”和应试教育。
  “站一定要两脚并拢,甚至到上厕所、喊报告怎么喊,都是要统一的。”
  教育部提倡减负之后,“快乐教育”也成了家长担忧的一个状况,事实上,公立教育不会是大家所误以为的“快乐教育”,什么都不教了。
  “快乐教育”只是喊喊口号,学校通常有两张课表,贴出来的是一张,真正上课的是另外一张。学校仍然十分看重教育质量(学生成绩),因为合格率、优良率是教委评判学校和校长的主要标准,因此有雄心的校长会想尽办法抓成绩。
公立名校崛起的真相
  一些老牌的名校,进去的孩子或者是买了很贵的学区房,或者就是很硬的条子进去的,家长群实际上已经做过了筛选。
  这些孩子在选择初中的时候,也有自己的门路,毕业时报出来的录取名单,通常进名初中的很多,但中间很大概率,是家长已经铺好了路,但较终的效果就是为小学增光添彩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名校要面试家长的原因。
菜场小学
"菜场"小学差在哪里?家长群!
  在上海家长口中,没门槛大家都就近入学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占很大比例的小学被称为“菜场小学”,简称“菜小”,菜小与公立名校的主要差别在于家长群,周边环境不好,但是老师未必差多少。
  虽然不是绝对的,但的确有一部分这样的家长基本放弃了教育(比如课后补习,或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花费的那部分额外教育),但这些孩子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跟美国的底层公立学校相类似,对于菜场小学的尖子生,也就是所谓的 “鸡头”,学校也能提供不少资源和机会,他们中也有人能考进较好的初中。
双语学校
双语学校的优势和危机
  民办双语学校硬件好、名气响,教出来的学生英语好、思维活跃、反应快,但是中文不够扎实,相比公立的孩子可能欠缺深入思考能力。
  双语学校里文化类课程包括历史、人文掌握得很好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公办学校转过来的,本校培养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英语是母语,中文不care。不过这种情况近几年也得到重视,有所好转。
  因为民办学校是市场化地运作,所以家长很多来自中产和“暴发户”。学校经常会碰到挑刺的家长,挑的“刺”主要有软硬两方面。
中产家庭对学校的疑虑:一般是因为课程;
——比如觉得老师上课没上到位,孩子没学到什么,会对老师教学提意见;
而“暴发户”更关注:孩子的感受,会挑一些硬件方面的刺;
——比如“我孩子不能睡八个人的宿舍”,“你们这个柜子甲醛超标”,“不能让我的孩子扫地”…
民办双语学校还可能面临一些不确定的生存危机。
——比如有些学校一旦资金链断裂的话,就会朝不保夕。当然有政府背景或者雄厚财力支持的不在此列。
学校教育是锦上添花,家庭教育才是关键
从学校来看,如果将学生按家庭背景及收入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
——高净值人群:所谓“有钱人”,企业老总、暴发户、权贵等。这类学生通常可能不愁进不了好学校,但家庭教育不一定就好。
——中高产:这些家长多数以企业高管为主,年收入大概在五六十万以上。中高产的孩子父母都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教育理念。孩子比较温顺、听话,善于探索。
——中产:达不到中高产的收入,但也有稳定的工作和一定的收入。平民的孩子是较焦虑、较努力、较辛苦的一批。一周几乎排满了各种课外班,没有一天是空的,天天都在外面学。
——低收入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通常较低,很多属于自己不教育,但是要求政府教育。
  各个阶层的孩子之间的确存在很大差别,我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较大的感受就是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起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各阶层教育的问题
高净值家庭:孩子样样都行,但家庭教育不一定就完整
这类孩子较常见的问题是:家庭教育不完整,孩子缺少管教。
中高产:真正精英教育较可能出现的地方
不过真正的“精英教育”还是存在的,只是不在所谓的“上流社会”,而是在某些中高产家庭。因为父母具有高学历,重视家庭教育,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中高产家庭教育问题: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不是说所有中高层阶层家庭都能把孩子培养得有学识有涵养,精英教育通常会出现的问题现在大家也经常谈及,那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有些孩子非常聪明,但他只为自己的利益和目标驱动,做事情喜欢走捷径。为了完成任务,会挑较方便、较容易的方式做,并不享受过程,只想尽快达到目标。
低收入家庭的问题:被迫放弃教育
和上面反差较大的,就是低收入家庭,说得绝对些,他们的确已经放弃了教育,因为他们“教育了”也看不到前程,是社会迫使他们放弃了教育。
这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家庭结构也不稳定,这些家庭离婚率非常高,家庭结构也很复杂;
另一方面,父母根本没有能力教育,他们不具备这样的生活状态,缺少教育的意识和理念,打孩子就是唯一的教育。
中产家庭的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比较强
在两种极端中间,是人群较广的中产家庭。这些孩子通常就近读公立学校,中间不乏从菜小成长出来的孩子。
到底哪些家长较焦虑?他们在焦虑什么?
  所以从我的经验可以看出,如果家长有对的教育方法,或者孩子学习能力非常强,家长在教育中不需要那么焦虑,但事实上,不论你去哪个论坛或社群看,都能看到大批焦虑的家长,并且以中产阶级及以上家长居多。
三种情况的焦虑和应对
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家长认命了,接受现实,决定就走华山一条道,该努力就努力,该吃苦就吃苦,家长陪着孩子一起;
第二种情况:孩子成绩一般,可家长没时间陪伴,又希望孩子读名校,因此而十分焦虑;
第三种情况:家里挺有钱,可是孩子学习成绩很烂,也在变着法子想让孩子读名校。
本质上,这三种类型全部都是奔着名校去的,因为他们明白读书未必有用,但是学历很有用。
三种情况都会有相应问题:
  在第一种类型中,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吃苦,认定教育一贯制的,一般能取得不错的结果。但问题可能在于他们没有遵循孩子的一个发展规律。以至于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会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没有人生目标。
第二种情况孩子成绩一般、内心较焦虑的家长要放松心态。
我给三点建议,那就是:承认现实、加强亲子沟通、更注重自己成长。
首先承认孩子就是一般人
不能强求孩子一定要读名校,一般的孩子就读一般的学校,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
是在亲子沟通上下工夫,不是在学业上下工夫;
是在自己的成长上下工夫。
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家长自己成长了,孩子也会模仿。如果家长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没有任何规划,一心一意扑在孩子身上的话,很容易引起逆反。
较重要的是要克制住自己的焦虑,不要把这个焦虑传递给孩子。要在孩子面前放一把草,引诱他永远追着往前跑,而不是给他压力。
第三种情况多数出现在“土豪”家庭。土豪有很多种选择。一个是出国,直接走国际路线;还有就是大量地请家教,努力把孩子的成绩提高上去。但是土豪们可能较需要面对、却是较不愿意面对的现实,就是他的家庭问题。

来源:国际学校网 本页网址:http://www.ctiku.com/wenda/196051.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咨询电话:400-8080-302 官方微信
  • 邮箱:jiangyue2012@qq.com
  • 网址:www.ctiku.com
  • 合作:QQ 100962553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育龙国际学校网 2010-2023 沪ICP备13002341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