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校长访谈|培养行走于世界的中国人
我们是有五千多中外师生,包括七八十名的外教,多元化的中西课程,国内的升学体系,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我觉得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事业,也能够帮助我们的孩子,将来也帮助我们社会更好的发展,这个可能意义更大吧。我们没拿国家一分钱,我们自己投资办起来这所学校。也证明我不仅仅是个书生,说明不光读书读的好,真正的做一件事,认真的去做,也能把事情做好。二十年的国外经历,对我的人生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办这所学校,看看将来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能这样,既能打好中国的根,但又有国际化的视野,又有将来在全球行走的能力。...[详细]
-
林敏谈教育|国际化与未来学校的发展
国际化是一个“自我”与“他者”在碰撞互动交流中,不断消解、重构、再造各自原有的基本认同与身份,在这一过程中,在原有身份认同的基础上,一个能包容多元复杂层面的新的身份认同会生成,这一多元层面的丰厚身份认同(Rich identity),就成了国际化教育的目的与结果,这也是地球村村民们的身份认同(Identity). 除了这一基本的身份认同,全球公民或地球村民还得有一种宽容包容的“同理心”,一种能从不同角度、方位思考、评价、判断的理解力。一种“换位思考”的理解包容力,这是多元文化、族群、历史传统、国家利益能够...[详细]
-
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双语人才”?
我们学校构建了一个教育创新工场,在创客空间内,教育空间站、匠艺手作、无人机、空中花园、创意编程等课程都需要中外师生挖掘语言和数据背后的深度信息。需要对成千上万个变量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分析,双语人才是一种超越母语的智能进化,人的大脑是一个通用智能系统,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双语的深度学习具有更强的融合、模拟、重构能力。...[详细]
-
孩子需经历“野蛮生长”的过程
要培养出所谓的世界公民,必须建立在自己的文化认同上。自己的文化认同,自己的根越深,国际化程度越高,因为他会更加自信。西外教育的地平线不在两栋楼之间,而在远方的天际线。有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没事的,抓大方向,孩子的人格、品格问题,身体健康,要紧紧抓住不放,其他问题都可以慢慢调整。...[详细]
-
未来的世界需要面向未来的教育与学校
西外创新工场,会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的探索实施,来逐渐摸索一种改造现有传统教育模式的路径,让学习的双主体,教师与学生,挣脱原有传统学校结构的束缚与限制,让教与学逐渐变成想象、创造、重构与再造的过程。强调己有知识的传承与应用,按统一标准化的形式去构建教与学的过程,各细分学科书本教材中知识点的理解、记忆与复述,成了实际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目标。...[详细]
-
教育,需要无数相关者去“众筹”孩子的未来
学生的批判审辩力、创意创新力、社会情感与自我构建力、审美感知力、设计思维力、社会交往沟通力、抗压抗挫的毅力意志力及动手实践力等超越知识层面的“核心能力及素养”,应成为我们面向未来的新教育和新学校重构课程、再造教育的出发点。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的十二年办学历程,就是不断在探索。...[详细]
-
西外行走课堂——草原之行
这次内蒙之行,和前几年走安阳、去敦煌的中原、西北之行、似乎有着一种内在深层的逻辑关联。西外作为一所中西融合的学校, 建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有国际氛围的大都市上海,隐隐中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东西,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孩子们变得越来越文明精致、知书达理,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脆弱、身心的抗压力、意志品质、生命活力、日常生活的鲜活度愈来愈差…...[详细]
-
爱读书的人做什么事都不会太差
一本书,拿在手中,书香味便扑鼻而来,沁入心肺、滋润心灵,有时想,这辈子伴我最长时间,最难舍难分之物是什么,那一定是“书”。考上大学、出国读研、后来教书办学,更与书形影不离。读书于我,不是“敲门砖”、也无任何功利色彩或谋生之用。读书已是我的生活生存方式,犹如呼吸,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生理及心理功能”。“书生”一词,我觉得是对自己和天下读书人的最好“褒奖”。一个能将”书”与自己一生融为一体的人,走哪儿、做什么事,都不会太差。...[详细]
-
教育随笔丨“思”与“辩”
这不再是一堂简单的历史课了,而是孩子通过对这些历史现象的分析整理思考,超越其“具象”、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辩”阶段,这是一种更高阶的“深度学习”,学生在知识的表层上,开始建构更复杂的认知“范畴”了。当这些初中的孩子们在讨论争辩“客观”与“主观”、“理智”与“情感”、“民族主义”与“历史真相”等概念词语时,我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发自內心的喜悦,这不就是西外在教学中一直所倡导的,如何在课程课堂中真正培养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最好体现吗?这不就是孩子的批判思维力形成发展的最佳途径吗?...[详细]
-
教育的“功利”与“不功利”
我们教育的转型,要有更大的眼界与格局,传统意义上的“名校情结”不应是我们教育人所追寻的办学目标,教育中一直挥之不去的功利心与“精英意识”,要逐渐被这些名校所培养的具有“平民气质”、无功利心的优秀学生所“消解”,好学校是要培养能不断寻求自己的人生意义(meaning)、设定自己的人生目的(purpose)、并创造出自己的人生价值(value)的大写的人。...[详细]
-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好素质也是在学习及人生的几个"关键点",或像某一位作家所说,"人生的紧要处,也就是这几步"时走稳走好。中高考,在中国现时的社会阶段,是绝大多数人的"紧要处",如果我们的素质教育,不能让孩子走好"人生紧要处"的这几步,使孩子们能有人生的"高起点",我们的素质教育也是不完善的。...[详细]
-
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中国在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是需要大批的国际化人才,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及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中国的参与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 我们的教育,尤其是上海的教育,更要为孩子们在未来全球化的世界中的生存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我们的学校,要更努力地去培养"中西融合"、能在全球舞台上"长袖善舞"的一流国际化人才。...[详细]
-
林敏教育随笔丨生命舒展成长的乐园
校园不能只有学业与考试的压力和重负,更要有师生追逐美好生活及对自然、美和生命意义的感悟及体验。教育是无数个生命舒展成长的过程,应该有“笑容”、“欢快”、“愉悦”及“灿放”。也许,教育的现实,确实会给我们带来各种沉甸甸,难以摆脱的压力,但在我们的教育“伊甸园”内,要能看到师生们发自內心的灿烂笑容。...[详细]
-
行走的课堂丨《白鹿原》上的文脉行
记得在海外第一次读他的《白鹿原》,读至深夜放不下,全然不顾第二天一早还要给学生上课。也许那时人在海外,书中那厚重的黄土味给远离故国家园的游子所带来的,是如此亲切熟悉、流淌在血脉中、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情与魂,一种文化与美学的图腾、符号、形象、民族的心理、传统、习俗、士绅与宗祠、麦客与大地、千年的积淀与人性的挣扎、书中各种人物的命运沉浮,是叙事也是史诗,黄河边上、渭水河畔的北中国的社会历史、世俗民风、全在书中展现无遗……...[详细]
-
林敏教育随笔|好学校是一个多元异质学习共同体
好学校应是“异质多元”,像个小社会,教师、家长群体也应多元多样,来自“五湖四海”。教育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同质性太强的学校其实创设了一个“不真实”的人为的学习生长环境。在这样的学校出来的学生,会缺乏面对真实世界时所必需的”社会维生素”。所以真正的好教育或好学校,其实是要“挑”异质不一样的学生,让他们在一个相对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有机地生长。异质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详细]
-
林敏教育随笔丨教书育人中的“美感”与“创造”
当在学生自创的“皮影戏”台前,看着一个个“角色形象”对话表演,这一涉及到故事情节编排、人物形象创作、表演控制配音等一系列综合集成能力。你就会认识到,美的创造过程,就是孩子综合素养及能力的培养过程,美不是教育的“奢侈品”,而是一个人生长发育中的“必需品”。
从孩子们自己创作的各种“绘本”到自主设计的“风筝”、“伞”、“扇面”、及各种“书签”、“明信片”、“面具”、“马勺”、“花瓶”、“耳环”、”皮具”、“瓷盘”、“动漫卡通人物”、“门神”等几十种工艺作品。...[详细]
-
林敏教育随笔|作业的启示
西外每学期都有几次全校作业大检查,覆盖小学、初中及高中各学部,所有中外教任课的课程,都按随机抽定的学号,送上该课程的各种作业。临近期末的这次作业检查,除了看作业的基本常规,又强调了作业在发展学生的认知及思维能力、培养孩子从知识操练、巩固及复习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为探寻反思,寻找知识之间内在逻辑关联的高价思维的建构。看了这些各具特色的作业,有科学、数学、语文、英语、政史地等各类学科及主题式、项目式学习的个体或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很有感触,西外的作业不仅是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一课一练”,还有学生自我设计、组织、用各...[详细]
-
林敏教育随笔|高考后才是人生的真正“起航点”
每一届“高考”,其实都是个体解放、重获自由的必经关节点,“高考”犹如“浴火重生”,给考生们去掉了套在身上“十二年”的“枷锁”,让这些孩子们能迈出独立的脚步,自主地去“丈量”自己的人生!祝贺你们,二零一七届的考生们,接下来的暑假,应是你们最好的自由时光,别坐在空调房里打游戏、玩手机,结伴去路上,去重新找回并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及意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