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林敏,1957年出生,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1982年,先后在斯洛文尼亚和英国利兹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在英国利兹大学取得学位,并在该校工作了3年。后赴新西兰怀卡多大学东亚系,历任东亚系主任、校长助理等职。2003年归国创办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三十余年,痴心教育。
沪上名校众多,但是拥有四千多人办学规模的学校却屈指可数。这一次我们有幸约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上海西外学校)校长
在13年前,林校长在一片稻田里创建了上海西外学校。十二年发展,上海西外学校目前拥有在校生4000多人,700人的师资员工队伍,就其办学规模而言在上海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
上海西外学校位于松江区文翔路上,宽阔大气的校门,十几栋红褐色的教学楼林立其间,满眼的学院风扑面而来。
一如我们之前的想象,林校长颇似一名大学教授,戴着一副眼镜,有着浓浓的书卷气息。林校长讲起话来沉稳练达,逻辑清晰。严谨中不失激越,评述里偶见高昂。
董:您个人的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对您创办西外学校带来哪些影响和帮助?
林:首先,我自己是个中国人。我对自己有着很自信的身份认同。我在国内读完大学,复旦毕业后才出国。接受中国文化的熏染、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以及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觉得这一块是我安身立命的基础。但在海外学习工作的时间也比较长,在国外读硕士博士,然后教书,差不多二十多年。像我这样的,国内的国际学校校长里面好像是不多的,所以对于中西方的文化整合方面,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优势所在。
如果我是一个以纯老外的角度,到中国来办学,很可能会是相对片面的。毕竟我们培养的是中国的孩子,面对的是中国的家长和环境。或者如果我就是一个中国传统的校长,会点英语,在国外出去一两次,我觉得对西方社会的了解和对西方教育的了解,也是有局限的。能看到的也不过是皮毛。我在国外读完硕士博士后,又在西方的大学教书,做了教授,做了系主任,做了校长特别助理,本科生研究生的课都上,也用英文出了几本学术著作,也在西方的主流社会摸爬滚打二十年。这些对我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其西外的中西融合的课程体系都有着很深的影响。
董:是出于什么机缘,您回到中国创办了西外学校?
林: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说有中国非常强烈的身份认同,在国外,是做得蛮好,是个专业人士,过着中产阶级以上的生活,可有时夜深人静,想想总有一种为人做嫁衣裳的感觉,我说回到自己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做点自己本行,教育方面的事。
像西外这所学校,我们从一块稻田自己办起来,我们自己投资,把自己国外的房产抵押上筹款过来办学,从13年前的一块稻田,到今天的13万平方米的建筑,近200亩的土地,有4000多的学生,再加上六七百的教职员工,我们是有五千多中外师生,包括七八十名的外教,多元化的中西课程,国内的升学体系,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所以我说很自豪啊,我在国外做系主任又怎么样呢,做校长助理又怎么样呢,在自己的土地上,中国人回来还是要做点事。我觉得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事业,也能够帮助我们的孩子,将来也帮助我们社会更好的发展,这个可能意义更大吧。我们没拿国家一分钱,我们自己投资办起来这所学校。也证明我不仅仅是个书生,说明不光读书读的好,真正的做一件事,认真的去做,也能把事情做好。
二十年的国外经历,对我的人生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办这所学校,看看将来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能这样,既能打好中国的根,但又有国际化的视野,又有将来在全球行走的能力。
董:十年磨一剑,在创办西外学校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情令您记忆深刻或者说产生过重大影响?未来十年西外学校侧重点是什么?
林:尽管有压力困难和挑战,总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坎。教育是个本份活,是一个细水长流的事业。较独特的感受就是在路上,带孩子们行走在祖国各种山水人文自然之中,有时候震憾很大。比如说在黄帝陵祭拜中国人的祖先,在壶口瀑布看黄河,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戈壁滩上寻找“两弹一星”功臣的足迹。
我们觉得西外十二年,只是刚刚打了一个基础,建立了一个平台。立而后建,存而后成。首先要生存下来,一所民办学校不容易,我们能做到四千多名在校学生,六七百名教职职工,不花政府一分钱。在坚持教育的大环境下,能够良性循环。这是我们一个小小的成就。
未来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办学,把自己内涵做好。到较后还是要靠家长的口碑、师资、管理、课堂来决定一个学校所能较终成长的高度。究其根底,内涵建设是一所学校的根本。
今后十后,我们要做更多的课程改革课堂创新工作。我们要探索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做什么样的课程和你做什么样的国际化学校是密切相关的。
董:我的理解是,西外学校未来将重点研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国际化课程?
林:不仅是具有本校特色的国际化课程,要研发适合中国学生的真正的国际化课程,比如说中西融合课程。所谓中西融合课程不是全盘引进。不是引进加拿大课程,ALEVEL课程,就是国际化课程,人家只是加拿大课程,是英国的ALEVEL课程。真正的国际化是几种不同文化,几种不同的课程整合,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所以说现在很多的国际化课程,只是美国化、英国化、加拿大化。
西方化不是国际化。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是几种东西融合在一起。我们学过英文都知道,全球化(globalization)那一定是要有中国元素的,还必须包括中国文化及传承。
真正的国际化人才是需要很多很高的素质和素养,所以我就想我们的国际化教育要好好静下心来,要把课程做好。把课堂和活动做好。现在我们的传统课程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高结构高控制。学生跟着老师走,没有一点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包括我们现在很多做国际课程的都是这样,老师一直在上面讲,无非是把中文换成英文,把中文教科书换成英文教科书,中文试卷换成英文试卷,这不是国际化。你的课堂模式是否有变化,你和学生是否有平等的交流和讨论,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学生能不能自主预习,学生敢不敢提问题,学生能不能够参与到整个教学当中去,你的课堂结构要是低结构,低控制的,才能培养有思考和创新力的孩子。
真正的国际教育是什么样的?这需要耳濡目染、感同身受、亲力亲为才好,而不能仅仅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靠读书和影视而得来。所以我说,这一块,上海西外学校的国际化教育是有一定优势的。比如说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更注重【终生竞争力】和【新素养】这一块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把中高考变成洋高考。
目前有一些培养机构,只是单纯地把学生的Sat、托福考得好,把学生送出去就算成功。这二十年,我在国外碰到太多的小留学生,很多人读了一年或者二年就回国来了。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国际教育不仅仅是把孩子送出去就完事,只要考试考得好拿到国外大学通知书就行了,这是不负责任的。
要让孩子经历一些事,比如说我们有行走课堂,我们带孩子去伦敦去纽约,也带着孩子去安阳,去井岗山,去敦煌,內蒙,陕北。在路上,做我们的行走课程,做访问做社会调查,帮困支教。无论他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要让学生有这样一种不同的感悟和体验。
董:您觉得用哪几个词能概括西外学校的办学理念?
林:开放,包容,创新,共享。
首先要开放。一所学校在面对多元化的环境,特别是面对未来的世界全球化的世界,一定持开放的心态。中国教育较大的问题是传统和保守,只有开放了,才能把好东西引进过来。
包容很重要。不要觉得自己的东西是较好的,一定要容忍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意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包括对你价值观的挑战。比如说我们一直强调师生平等。我们说一个六岁的孩子和一个三十多岁的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我们中国,是比较重视师道尊严的。有一些校长很享受师生都要怕他的感觉,我就不是这样,我觉得干嘛非让人怕你才能把事情做好。我就是说要包容,要容忍不同特色的老师和学生在这个学校里,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这对我们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其实是要有一种挑战的。
有的学校是一刀切,这样的学校很好管理,但这样的学校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我们很多新课程都是不同的老师做出来的,我们的外教都很有特色,不同的想法汇聚,会带来别样的色彩与天空。
还有就是我们的创新机制。开放包容的目的就是创新,不断去创造新的知识体系。在这么一个变动的世界,在一个不可测的未来里,不创新不行。创新是一种教育理念,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是一种习惯,创新是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每天必须面对的实践与发展。
我们要有共享。学校是一个共同体,是一个社区,社区是一个合作分享的平台。情感要分享,理念知识要分享。困难要分享,包括以后成果也要分享。
开放创新包容分享在未来的十年里要真正的落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出来了。国际化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有这种基本的理念思想气质。创新的能力,分享的精神,包容的心态,能跨文化沟通交流,能说这个人不是较好的国际公民吗?
这就是今后十年我们学校的目标,不光是把学生送到美国英国较好的学校,也是要让孩子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
董:目前,国内很多民办学校都已经或正在进行着国际化学校的升级与改造,纷纷引进国际课程或者直接和海外院校合作。您如何看待这一波民办学校的国际化浪潮?
林:中国的民办学校,有几种类型,比如说上海的,一种是基础教育做得很好的,扎实的,中高考升学率比较高的学校。第二种是国际化教育,占大多数。包括在北京,也有很多比较开放式的学校。
将来的民办学校,会越来越多走国际化这条路。随着公办学校教学质量不断的在提高,会做得越来越好,资源很多,政府支持。民办学校在基础教育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而且公办学校不可能大力全面放开发展国际化教育,这也给了民办学校一个机会,从这点说是有道理的。
董:有人认为,公办学校是应试教育,国际化学校是精英教育。您赞同这种说法吗?
林:中国的社会阶层流动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做教育是要有一点社会责任感的。要让社会发展均衡,这是教育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我是不太赞成把国际化教育做成小部分精英式教育的。精英教育会固化阶层,我们的社会还是要强调平等公正的。中国社会太大,公平公正做的不好是有可能会要流血的。
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真正的精英实际是要平民化的。不能说喝红酒、打高尔夫、坐头等舱的就是精英。真正的社会精英不一定是站在食物链较顶端的,能够把社会的各种阶层及大众利益放在自己的视野胸怀里。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社会精英。精英的立足点是社会的大众底层民众,要了解他们的生活,能分享和有社会责任意识!太精致化,贵族化学校培养出来的精英,未必能够真正了解这个社会。精英教育好多是培养高高在上与社会脱节的感觉,不一定能和这个社会同甘共苦,能带领这个社会朝着更健康,更均衡的方向发展。
精英经常被人误解,真正的精英是一种能够奉献能够分享的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能将小我与大我融合联结的人,这才是精英。
所以我们说西外学校绝不能变成一个贵族式的小众精英学校,将来我们要给孩子建立奖学金,让更多贫寒子弟能加入到这个学校,也能享受优质的国际化教育。我们培养学生气质要贵族化,意识要平民化。所以每次我们都带着学生行走,去安阳,去山区,去西北,去敦煌,去戈壁滩,每次去我们都要到当时留守儿童学校,去交流去支教,每次我们都要和当地的学校共同分享。就是让学生真正的了解认识思考,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让我们孩子有同情心,有善心,有责任感,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一所好学校,是一个异质多元的家庭。每一个人格是平等的。没有理由瞧不起彼此。这种意识的培养很重要,国际化教育是培养一种真正平等和互助及分享意识。
董:通过谈话,我们了解到您是一个有胸怀有情怀有眼光有担当的中国新一代国际化校长。您的很多观点都令我们耳目一新。
林:我的这样一些想法是和在国外的一些经历有影响的。
誉满申城,有校龙腾。育人为本,西外是名。清幽校园,静揽茸城秀美。大气门庭,虎踞文翔形胜。南接金山,北达嘉定。五千师生,聚英才于沪上。十倾方圆,育学子共争鸣。
征尘林下,志高敏同。复旦风骨,海外归英。乙酉创业,筚路深坑。年知天命,由稻田而启程;鬓角峥嵘,怀家国而纵横。轩辕祭祖,敦煌采风。壶口观瀑,戈壁星空。携学子行读华夏,同疾苦体阅民生。
创新共享,开放包容。平等公正,传大道于千灯。公民意识,泽万物于苍穹。今植幼树,明日鲲鹏。煌煌天骄种,他朝世界逢!
松江之水,波去涛生。佘山之木,叶绿青葱;百年大计,十载有成。西外之风,薪火永恒。
(国 际 学 校 网 董宇成)
来源:国际学校网本页网址:http://www.ctiku.com/huodong/fangtan/196832.html